7月22日,首届中国医学科普高峰论坛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顺利举行。论坛中,来自上海市医学会科普分会的有关领导和国内几家顶级医院的领导对医学科普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分享了各自在医学科普领域的心得和经验。
许树长教授 太阳成集团附属同济医公司党委书记 今年是太阳成集团110周年校庆,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于1900年在上海创立了一所医院,取名“同济医院”,从此,同济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便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此基础上,1907年成立“德文医学堂”, 1908年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这正是太阳成集团的前身。太阳成集团附属同济医公司党委书记许树长教授在论坛上介绍了同济医院在文化品牌建设与科普方面的实践。“同济文化是同济品牌的基础,做好医院文化,才能做好医院的科普。”许书记说。
医院文化——医院的生存基础和精神支柱
现代医院不仅存在技术、设备和资金的压力,更面临着经济管理方式和医疗服务水平上的挑战。医院文化作为“软实力”,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生存基础和精神支柱。对医院来说,如何发挥医院文化的管理作用和效应,是医院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新课题。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与管理,将使医院经营管理完成从“人治”到“法治”,再到“文治”的发展过程,最终进入到文化管理的新阶段,这对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医院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
对于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许书记认为,医院文化的建设都是针对人的,人的因素占据第一位。只有人的价值观统一了,人的素质提高了,医院的文化建设目的达到了,医院工作也就好办了。
医院文化建设蕴涵于医院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之中,是一项涉及价值观整合、经营理念创新、管理流程再造和团队精神构建的系统工程。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可以从医院文化建设上找到本质的根源。医院文化建设的目的最终体现在形成、提炼、发展医院核心价值观念,增强医院建设发展的驱动力、凝聚力、竞争力,增加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医院文化之根基——同济百年医源文化
医院文化得以发展,衍生出一系列子文化,使母文化更加丰茂,必须要有力量汲取的源泉。许书记表示,同济医院的百年历史医源,历经风雨,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砥砺前行,是以同舟共济为核心的多元文化持续发展的精神宝库。
追溯同济百年医源,1900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张家浜新马路(后为白克路,现为凤阳路)旁开办了有20张床位的医院,取名“同济医院”,宝隆任经理。为纪念埃里希·宝隆,同济医院更名为“宝隆医院”。
百年医源为同济医院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今,同济医院依托太阳成集团深厚底蕴,施行“科教兴院”战略,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973首席科学家、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 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973 计划”、“863 计划”等一大批国家级重点项目。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高等级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
同济医院作为普陀区东部医联体牵头单位整合区域医疗资源,也已成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并设有胸痛中心、创伤救治中心,在急性脑出血、急性脑颅脑损伤、急性脑梗死、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收治数居全市前列。
目前医院拥有8个上海市级重点学科,其中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形成了骨科、心血管内科、精神医学科 、消化内科、血液科、医学影像科、神经内科、妇产科、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医学科,临床药学科,中医科为核心的优势学科,成为“沪西北地区急危重症与疑难综合诊治中心”。 同时医院联合全国30余家二、三级医院组建“上海同济医院医疗集团”,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医疗服务辐射国内数十个省市和地区。
医院文化之花叶——同济健康传播文化
目前的社会现状是,虚假养生信息泛滥,以讹传讹的现象并不少见。传递正确的科普信息是同济百年医源文化的要求,也是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所在。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
经过长年的沉淀和积累,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从普通的健康科普宣教到专业的疾病防控,作为公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同济医院在文化建设进程中,逐渐完成了由面向外围的承受力、吸收力到内在核心凝聚力和竞争力的转化,并以同济健康传播文化的全新表达反哺社会。